沈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发布者:董尹发布时间:2022-06-14浏览次数:1840


姓名

沈锋



工作单位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

导师资格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联系方式

电话:13901651428

E-mailshenfengehbh@sina.com

一、个人简介

沈锋,男,汉族,19623月出生于江苏苏州,江苏常熟人。肝胆肿瘤外科专家。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肝外四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锋教授长期从事肝胆肿瘤的外科治疗和科学研究。他在临床一线工作近40年,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大量患者。他致力于肝癌和肝内胆管癌的个体化诊治研究,通过构建一系列临床预测方法,创新和优化外科技术,将治疗决策推向精细化和个体化,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推动我国该领域临床诊治水平走在国际前列。他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20余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他担任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常务理事、亚太肝胆胰协会(A-PHPBA)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亚太肝脏外科发展委员会(APHAB)主席团副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副组长、《黄家驷外科学》第九版主编等学术职位。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9623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8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军医大学)军医系。

1992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2年赴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等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9年担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2007年 担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

2012年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团队奖。

2013年 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度一等奖。

2014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 被评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

2019年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度一等奖。

202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2年担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


三、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沈锋教授在肝癌诊治方面提出了以“预测微血管侵犯(MVI)”为代表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方法。他改变了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治疗的传统方法,探索基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作出精确治疗决策,达到既提高疗效又降低治疗创伤和费用的目的。他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肝癌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最早提出“预测微血管侵犯(MVI)指导早期肝癌治疗选择”,涵盖肝切除、微创消融和肝移植等主要治疗的选择,以及这些治疗的具体操作措施的选择。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14%,并发症减少15%,医疗费用降低73%。这一策略在国内外130余个中心推广应用,系列研究他引1300余次,被国内外学术组织和JAMA Surg等杂志评价为“解决治疗决策存在的争议,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使肝癌术前评估迈出新的一步”,“形成肝癌治疗科学路径,有效普及和提高个体化治疗水平”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他根据中期和晚期肝癌的生物学特性,相继建立预后预测模型精确指导治疗决策,惠及大量患者。

沈锋教授在肝内胆管癌(ICC)诊治方面的主要工作是构建了该病的个体化外科诊治体系。沈锋鉴于国际上缺乏ICC的个体化分期,严重制约精确治疗决策,首创该病的个体化分期标准,临床应用证实其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并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等数十个欧美中心得到准确性验证和推广应用,被誉为“中国列线图” ,并写入欧美权威教科书。他带领团队施行国际最大量该病手术,建立了“基于分期选择手术方式、针对病因确定切除范围”等精确决策理论,填补了一系列ICC外科和多学科治疗的技术空白。上述研究使术后5年生存率从20.5%提高到35.2%,被国内外大量文献和CA Cancer J Clin 等杂志引用为最佳疗效,形成首个《ICC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8项研究成果纳入国际诊治指南并广泛应用,其中5项改写了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等权威指南或填补空白,对确立中国在ICC诊治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沈锋教授在抗复发方面的工作体现在建立了肝胆肿瘤复发全链条精确治疗决策体系。他根据术后早期和远期复发的不同发生机制和高危因素,创建8种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实现对高危对象的精确预防。在此基础上,首次证实靶向放射免疫治疗等10种抗复发新技术,形成精确抗复发系统性策略和技术,使肝癌5年的复发率从76.7%降至57.9%ICC 5年复发率从86.5%降至70.5%。为了尽早发现肝癌复发,他建立标志物联合检测ASAP模型,比国际指南推荐的方法准确性更高,检测费用降低一半,已在数十家中心应用于50余万例患者。为了准确治疗复发,他牵头国际唯一的随机对照研究以确定再切除与微创消融的选择标准,使肝癌复发后的5年生存率从19.4%提高到47.8%ICC复发后的3年生存率从17.1%提高到35.3%。他牵头制订首个《肝癌复发防治中国专家共识》,研究成果被28个国际指南采纳并推广应用,评为建国50年来我国外科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 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和两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沈锋教授在国际外科学、肿瘤学和肝病学领域经典刊物,包括J Clin Oncol, Lancet GH, Lancet Oncol, JAMA Oncol, JAMA Surg, Gut, J Hepatol, Hepatology, Ann Surg等发表SCI论文360余篇,IF大于30的论文22篇,总引用18505次,单篇最高引用920余次,H指数66;获国家发明专利27项。担任我国外科领域经典著作《黄家驷外科学(第9版)》主编和《黄家驷外科学(第8版)》副主编;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和201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四、主要研究方向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五、有合作项目的企业、医院、研究所等,以及合作项目名称

  1. 合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统计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2. 合作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3. 合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4. 合作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5. 合作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6. 合作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7. 合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胆外科);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8. 合作单位;浙江大学(浙大一院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9. 合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10. 合作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11. 合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12. 合作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13. 合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14. 合作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15. 合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16. 合作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合作项目: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