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刘建民 | |
工作单位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职称 | 教授、主任医师 | |
导师资格 |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 |
学科专业 | 生物医学工程 | |
联系方式 | 电话:13901780638 E-mail:liu118@vip.163.com | |
一、个人简介: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博导。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卒中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南方办公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主任。世界神经介入大会(WLNC)执委,2011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主席,2016/2021WLNC主席,2008/2011/2020亚洲神经介入大会(Eacon)主席。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0余篇,SCI收录157篇。主编专著4部,撰写中国神经外科学学科发展报告1部,主持制定国家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规范及专家共识6部。先后应邀在牛津、纽约、加州、多伦多等7所大学讲学、手术演示以及在国际大会专题报告。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2020年,第1完成人),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第1完成人),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1,第1完成人),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008年,第一完成人),授权专利21项,产品转化7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及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等33项。 2000年创办的东方脑血管病大会(OCIN)已成为该领域国际影响力及规模最大的交流平台,成功举办20届。OCIN学院20年来举办国际国内学习班超过170期,培养专科医生过万人次,神经介入培训课程为国内唯一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的认证(RCS)。主持完成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及培训基地组织认证考核工作。 以脑血管病(脑卒中)诊治为特色,开展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万余例,治疗质量连续5年上海申康排名第一。创用新技术13项,形成基于支架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新体系,完成国际上最大宗的单中心病例组。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创建一站式急救新模式,应用人工智能信息化工具,率先开展全流程自动化质量控制,并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为上海市和国家卒中中心建设提供了样板。牵头完成大型、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项目“中国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动脉治疗的疗效评估(DIRECT-MT)”,研究成果被全世界临床医学领域最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原创著作形式在线发表,这标志着我国在脑血管病防治领域的临床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国际卒中治疗新方向。在积累了大量救治经验的基础上,研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流程管理软件及影像评估软件,快速筛选评估患者,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取栓器械,突破进口产品的垄断。基于临床实践医工转化,开发并成功转化新型颅内血流转向装置等7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器具的研发。 | ||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979.09-1984.06第二军医大学、军医专业学士 1984.07-1990.12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师、助教 1990.12-1996.09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讲师 1996.09-2001.09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9.02-2006.12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 2001.09-至今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2003.09-至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主任 2006.12-2021.02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 2008.10-至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 2012.02-至今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2013.03-至今上海市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主任 2012.12-至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创伤中心主 | ||
三、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一、针对脑血管病高发病率、高残死率和高复发率的治疗困境,以微创治疗为突破,带领团队自90年代起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至今共治疗2万余例,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神经介入中心。其间积极进行技术革新,获得重大突破,基于在脑血管病微创治疗方面的显著成就,他所领导的团队目前已成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研究基地、培训基地,同时也被上海市遴选为上海市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上海市微创治疗中心、上海市血管病临床中心,并经总部批准建立了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该同志还牵头负责中国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标准、中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专家共识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南的制订与修改;并担任第八届世界颅内支架大会主席以及8届东亚神经介入大会的发起人和大会主席。 二、针对临床诊疗难题,率领课题组展开了脑血管病的系列研究。主要包括:1)通过系列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报道支架能有效促进动脉瘤解剖治愈,并提出载瘤动脉血管重建的脑动脉瘤治疗新理念,开展内皮祖细胞在动脉瘤发病机制及治疗中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支架治疗脑动脉瘤提供理论支持。2)开展动脉瘤发生、发展及破裂的流体力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并基于流体力学研究成果,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血流导向装置。3)开展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子机制及卒中相关基因研究,为卒中早期筛查及预后提供依据。4)在国内率先开展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包括国际首个血流转向装置的RCT研究。全军唯一的脑血管病研究所获批成立,为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搭建高水平平台。 三、针对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难题和现存器具的不足,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提出一系列器械设计思路与发明,申请专利14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并积极进行产学研结合,先后研发完成了包括全球首个颅内支架(Apollo支架)、全球首个颅内覆膜支架(Willis)、全球首个渐变式网格设计的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首个国产颈动脉支架和保护伞以及首个国产弹簧圈(Jasper)的研究与临床验证。目前已获得产品注册4项,完成临床验证并上报SFDA待批产品3项,正在进行临床验证产品5项。其中,Apollo支架系统和Jasper弹簧圈已分别成为国内颅内动脉狭窄和动脉瘤治疗的主力产品,上市后先后在近30个省市300余家医院进行临床应用,挽救20000余例高危的脑卒中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超过3亿元。 | ||
四、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脑动脉瘤的病因学与微创治疗、异常交通性脑血管病综合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等多个领域。 | ||
1.与华山医院合作:“应用液体栓塞材料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一项在中国开展的脑膜中动脉栓塞术随机对照研究。、 2.与华山医院合作:“第二轮临床三年行动计划-脑卒中专病队列数据库建设项目(第六类项目:特色专病队列数据库建设项目)”。 3.与苏大二院合作:“颅内破裂动脉瘤规范化诊治模式建立与评估”。 4.与宣武医院合作:“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 5与华山医院合作:“颅内动脉瘤外科综合治疗的规范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