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杨骥 | |
职称 | 主任医师 | |
导师资格 | 博士生导师 | |
学科专业 | 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 |
联系方式 | E-mail:yang.hua@yeah.net | |
一、个人简介 杨骥、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复旦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系系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病康复医学会皮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皮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皮肤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徐汇区医学会皮肤学专委会副主委和国际皮肤病学会(ISD)会员等。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和卫健委课题,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5项课题。在BMJ、Arthritis&Rheumatism和JAAD等上发表SCI论文35篇(第一和通讯作者28篇),30分以上3篇,10分以上7篇。申请7项发明专利,3项获得授权。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计划、复旦大学“卓越2025”-卓学优秀人才层次、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优秀骨干计划等。获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青年创新奖、2020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杰出青年奖”、2015年中国皮肤科优秀中青年医师奖、24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银奖和第2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铜奖等。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命名一种新的皮肌炎-脂溢性皮炎样皮肌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皮肌炎新皮疹类型-假性血管性水肿,并阐明其临床意义。硬皮病硬度检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首次自主研发了一款集合柔性传感材料、智能传递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硬皮病硬度检测设备,实现了皮肤硬度检测的定量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并实现临床转化。首次筛选到黄芩苷具有治疗狼疮的作用,并在动物模型验证其有效性,授权3项发明专利。 | ||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98/09-2003/06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 2003/09-2006/06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硕士 2006/09-2009/06复旦大学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9/07-2010/06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 2010/07-2013/1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2013/12-2019/1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2019/12-至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2018/11-2019/1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科室副主任 2020/01-至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科主任 | ||
三、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和卫健委课题,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5项课题。在BMJ、Arthritis&Rheumatism和JAAD等上发表SCI论文35篇(第一和通讯作者28篇),30分以上3篇,10分以上7篇。申请7项发明专利,3项获得授权。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计划、复旦大学“卓越2025”-卓学优秀人才层次、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优秀骨干计划等。获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青年创新奖、2020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杰出青年奖”、2015年中国皮肤科优秀中青年医师奖、24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银奖和第2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铜奖等。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命名一种新的皮肌炎-脂溢性皮炎样皮肌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皮肌炎新皮疹类型-假性血管性水肿,并阐明其临床意义。硬皮病硬度检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首次自主研发了一款集合柔性传感材料、智能传递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硬皮病硬度检测设备,实现了皮肤硬度检测的定量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并实现临床转化。首次筛选到黄芩苷具有治疗狼疮的作用,并在动物模型验证其有效性。 | ||
四、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病康复医学会皮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皮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皮肤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徐汇区医学会皮肤学专委会副主委和国际皮肤病学会(ISD)会员等。 | ||
五、主要研究方向 1、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免疫学发病机制,重点关注红斑狼疮、硬皮病和皮肌炎 3、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创新药物的研发和转化 4、肿瘤靶向和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诊疗和机制研究 |